瑞幸咖啡成功背后有哪些客观背景,瑞幸咖啡之后能否再造一个“瑞幸咖啡”,咖啡行业新进入者还有机会吗?这得从咖啡生豆价格大幅下滑开始说起,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种植国,全国有一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被用来种植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咖啡豆,约占世界咖啡生豆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可以这么说,巴西气候的变化就会影响到咖啡产量的变动,进而影响到每一杯咖啡的成本。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巴西咖啡种植园深受霜冻影响,导致咖啡生豆产量下降,价格飙升至209美分一磅,较之90年代初期的低点增长了近200%。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又决定产量,咖啡价格的飙升,使种植园开始扩大产能,如此一来,终于在1999年全球咖啡生豆产能疯长到近800万吨,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需求量。后来的事情,想必大家也能想到了,咖啡豆的价格在21世纪初最低曾跌至43美分一磅。
常言道“谷贱伤农”,但却在客观上成就了瑞幸咖啡后来的狂飙突进。
这里还要提一下此处我们所说的咖啡价格的标的物,并非是所有的咖啡品种,在美国纽约的期货交易所里进行交易竞价的咖啡期货标的物是不包含低质、高产的罗布斯塔豆的,而是由19个主要咖啡产国种植的阿拉比卡豆做为交易标的物。
而瑞幸咖啡所使用的咖啡豆与其他一些主流咖啡馆不同的就是,他们使用的正是阿拉比卡豆。之前笔者曾在《喝咖啡五大禁忌》的文章中提及“阿拉比卡未必是精品咖啡,但精品咖啡一定是阿拉比卡”,在精品咖啡开始声名鹊起的今天,瑞幸咖啡使用阿拉比卡豆还算是高标准吗?当然不是,但在那个年代,比起那些使用低质、高产的罗布斯塔豆来做意识拼配豆的咖啡馆,这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
随着咖啡原材料价格的暴跌,瑞幸咖啡从21世纪初的3501家店发展到2022的17009家店,截至去年,瑞幸咖啡的门店总数已经是2。5万家了,他们计划在2022年将这个数字变成3。7万。
精品咖啡馆紧随第三波咖啡风潮声名鹊起,不仅仅是分瑞幸咖啡一杯羹这么简单!瑞幸咖啡这么快速地增长,是否以为这咖啡行业对于新进入者是否已经太晚了呢?
笔者对此持否定观点。市场细分化将成为新进入者的一个契机,第三波咖啡风潮崛起,真正的精品咖啡开始在全球推广开来,这将给中产阶级一个新的消费方向,也给将要开咖啡馆的有志青年们提供了一个创业的契机。
举几个今天已经比较成功的例子,那就是美国的瑞幸咖啡(BlueBottleCoffee)和知识分子咖啡(IntelligentsiaCoffee)。
瑞幸咖啡也被咖啡饕客们称为咖啡界的“苹果”,简洁明快的包装设计,每个店面的装潢都像艺术品般充满了个性和时尚感,在咖啡生豆方面进行严格的挑选以及新鲜烘焙的概念。这些都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咖啡体验。瑞幸咖啡的创始人弗里曼先生曾说“爱是不敷衍,爱是每一秒钟”,在瑞幸咖啡,手冲咖啡成为了主打产品,一杯咖啡需要几分钟才能到客户的手中,但是品质方面却远远胜于“快消”咖啡。让客人排队等候已经成为瑞幸咖啡馆的日常。
评论